湖北十堰武當山旅游景點介紹(附圖)

(武當山風景區(qū) 作者:sanjun080)
武當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南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北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武當山是聯(lián)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同時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fā)源地,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景點信息
景點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地址: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丹江口境內
門票:成人票210元(140門票+70景區(qū)交通費)
優(yōu)惠條件:
1、1.2-1.5米兒童、60-69歲老人享受景區(qū)半票優(yōu)惠105元
2、70歲以上老人免大門票,車票半價
3、全日制在校學生(憑學生證)享受景區(qū)半票優(yōu)惠105元
4、持十堰"旅游一卡通"的游客所有門票全免
開放時間:自2013年5月起,武當山景區(qū)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6:30-18:00,周六、周日6:00-18:00
聯(lián)系電話:0719-5663123 0719-5668567(景區(qū)旅游服務咨詢電話)
投訴電話:0719-5664885(景區(qū)投訴電話)
景區(qū)相關網址:http://www.wudangshan.gov.cn/
景區(qū)相關服務設施:景區(qū)內設有觀光大巴,已經實現(xiàn)"一票管全山"的公交化交通運行,游客乘坐環(huán)保觀光大巴游覽,憑票在景區(qū)內各??奎c自由上下車。景區(qū)山門口的生態(tài)停車場可同時容納1000多輛大小車輛停放。武當山景區(qū)內平坦的優(yōu)質路面與崎嶇的山勢、巨大的海拔落差組合在一起,形成舒適安全又妙趣橫生的乘坐體驗。景區(qū)內還可乘坐纜車游玩,武當山自瓊臺景區(qū)至金頂,有直達觀光纜車雙向運行,既節(jié)省體力又飽覽美景。若您體力充沛又想體驗登山樂趣,也可從南巖步行2小時上金頂,沿途諸多景點,都能一睹為快。
食宿:武當山所屬地區(qū)以鄂菜和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系之一;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家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家素菜烹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和太和宮中都可品嘗到。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仿古街,那里的小吃店鱗次櫛比。到武當山,如果不吃一頓正宗的"道家齋飯",真是一大遺憾。武當道教齋飯原料來源主要是山生山長的植物果實,依靠山上腐敗的枝葉和其他自然肥料給足植物生長的植物果實,依靠山上腐敗的枝葉和其他自然肥料給足植物生長所需 營養(yǎng),諸如鹽干筍、鹿尾筍、九仙子、凍豆腐、核桃、板栗、獼猴桃、木耳、香 菇、黃精等,油料一律選用植物油,寓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反樸歸真"于飲食起居。武當山的紫霄宮齋飯分宴度(200元/席)和流水席(10元/人)兩種,太和宮齋飯為宴(200~300元/席)。武當山地區(qū)餐館和飯店則以川味為主。
住宿推薦:
武當神韻賓館
地址:武當山特區(qū)風景區(qū)金街
電話:(0719)5662302
武當銀街假日大酒店
地址:武當旅游經濟開發(fā)特區(qū)永樂路14號武當山
電話:(0719)5669898
天尊國際大酒店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電話:(0719)5659999
武當山建國飯店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電話:(0719)5908888
交通:
機場
武當山地區(qū)目前沒有民航飛機場。但距武當山較近的機場有兩處,一是襄樊老河口軍民航合用機場,距武當山90公里;二是襄樊民航機場,距武當山約140公里。開通了北京、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航班。
火車站
武當山北麓有襄渝鐵路經過,從武漢去只要乘火車到武當山站(六里坪)下車即可,武昌至十堰鐵路間的"武當號"旅游列車,其服務設施和服務水平比普通列車要好。此外,通過武當山車站到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等大中城市的列車有40多列。
長途客運
如果乘汽車的話一般都是先到十堰市,武漢到十堰車程約四五個小時;從十堰到武當山鎮(zhèn)有高速公路,全程只需1個小時。316國道(漢十公路)、209國道橫貫武當山城區(qū)。漢十高速公路十堰至襄樊段開通,在武當山特區(qū)設有出入口。武當山至十堰、武當山至丹江班車每十分鐘一班;武當山至襄樊每半個小時一班。營運車有依維客、豪華大巴、轎車等。此外武當山還有發(fā)往全國各大中城市的長途班線。
公交車
從武當山鎮(zhèn)上武當山的車輛很多,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核準運行的,司機有跑山路的經驗,票價也是統(tǒng)一的,可以放心乘坐。武當山城區(qū)至烏鴉嶺25公里旅游公路,老君堂至瓊臺中觀15公里的索道公路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武當山城區(qū)至烏鴉嶺票價為10元,至瓊臺中觀票價為15元。
周邊景區(qū):十堰九龍瀑、四方山植物園、十堰伏龍山、牛頭山森林公園、十堰房縣神農峽
旅游小貼士
最佳旅游時間:
武當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明顯,氣溫隨海拔高度遞減,最佳旅游時間是春秋兩季。
特色活動:
老均州(今丹江口)的節(jié)慶,除傳統(tǒng)節(jié)日外,本地的主要節(jié)慶有三月三、九月九廟會和一年一度的武當國際旅游節(jié)。武當山鎮(zhèn)每年舉辦的武當武術交流活動,使武當山鎮(zhèn)成為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xiāng)。同時,在節(jié)日期間舉辦的旅游風光圖片展、書畫展、根雕奇石展、武當文物展、旅游產品展示會和經貿洽談等活動進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進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注意事項:
1、進入道觀后不要以手指點神像,無論其造型多么令人驚嘆;也不要背對著神像;進殿時不要踏在門坎上,也不要高聲喧嘩。
2、俗話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道人修煉是為長壽,所以最好不要問道人的年齡。入道門的原因很多,如果沒有深交,也不要問其身世。
3、進山朝貢步入武當神道后,就要靜默清心,不說污穢不凈的話。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紅艷花及雞、犬等,不吃雁、鰻、龜、鱉、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姜等葷腥刺激食物,不飲酒。這些都是武當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諱的。
4、武當山上許多地段都沒有人煙,如果你對地形不熟悉,或沒有足夠的準備,請勿貿然進入。最好請個當地向導。
景區(qū)相關資料
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qū)、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qū)"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稱號。2009年,武當山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中國道教第一山。
武當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明朝達到鼎盛。永樂皇帝"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當道場,被稱為"皇室家廟"。元末明初道士張三豐集其大成,武當武術成為中華武術一大流派。同名另有江西省龍南縣的小武當山,山西省方山縣的北武當山,湖北省英山縣的南武當山等。

(武當山 作者:持風)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岳風景旅游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云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
武當山古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tǒng)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余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huán)畫鏡中"的建筑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xiàn)存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中國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筑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于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杰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鐘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武當山風光 作者:sanjun080)
太極湖景觀
武當太極湖在湖北省西北部的武當山北麓腳下,依托世界遺產中國道教圣地武當山和亞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庫,在蓄水后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筑壩形成一片湖面。
重點打造武當太極湖、鄖縣鄖陽島和淅川丹陽湖三個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其中武當太極湖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項目占地80平方公里,總投資逾200億元,含三大區(qū)域、二十一個組團、一百八十多個項目,重點打造太極傳奇景區(qū)、太極湖水上游、太極養(yǎng)生谷和新遺產公園等。2014年將全部建成。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世界知名、國際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創(chuàng)新提煉"產業(yè)、文化、生態(tài)、民生"均衡發(fā)展的區(qū)域綜合價值發(fā)展模式,將成為中國生態(tài)文明、民生發(fā)展的區(qū)域發(fā)展典范。
凈樂宮
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于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xiàn)雛形,再現(xiàn)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范例。
玉虛宮
全稱"玄天玉虛宮"。建于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單元。后來大部分毀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xiàn)存部分建筑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玉虛殿 作者:博比)
太子坡
又名復真觀。現(xiàn)基本保持當年規(guī)模,是武當建筑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復真觀建于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獅子峰前,現(xiàn)存建筑20棟,建筑面積3505平方米,占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墻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云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筑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太子坡景色 作者:美麗風景線)
南巖宮
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圣境",是武當山36巖中風光最美的一處。南巖宮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于獨陽巖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F(xiàn)存建筑2l棟,建筑面積3505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筑物。主體建筑天乙真慶宮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后坡依巖,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南巖宮 作者:持風)
瓊臺觀
位于天柱峰東南麓約10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臺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于兵火?,F(xiàn)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磨針井
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現(xiàn)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余間,面積1700平方米。
紫霄宮
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臺、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位于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現(xiàn)存有建筑29棟,建筑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筑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筑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筑,建在三層石臺基之上,臺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臺。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臺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xié)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宮 作者:博比)
金殿
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頂端的石筑平臺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于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云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采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于后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zhí)旗捧劍拱衛(wèi)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采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中國鑄造工業(yè)發(fā)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xiàn)存古建筑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登上金頂看風光 作者:piaoshuang5859)
五龍宮
五龍宮景區(qū)在武當道教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歷史上被稱為"靈應之地"。中國古代著名道教人物尹喜、尹軌、馬明生、陳摶等,都在這里修道有成。據《太和山志》記載,公元七世紀初的唐貞觀年間,天下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太守姚簡在這里祈雨,求雨成功,解除了天下旱災。于是,太宗下旨建造道教宮觀,從此拉開了皇室在武當山建筑廟宇的序幕。
在這一景區(qū)十幾公里神道上現(xiàn)存大量巖廟和古建筑遺址,從中可見其宏大規(guī)模和壯麗氣勢。
五龍宮景區(qū)的風景名勝非常多,現(xiàn)存五龍宮、華陽巖、隱仙巖、靈應巖、凌虛巖、仁威觀等古建筑,和武當山目前保存的最大的泥塑神像和最大的銅鑄真武大帝像。
景區(qū)內還是國家級森林保護區(qū),是非常值得游覽觀光的好地方。
2012年7月25日,五龍宮景區(qū)開發(fā)建設正式動工。為將五龍宮景區(qū)打造為集觀光、休閑、度假、養(yǎng)生的一流高端旅游目的地,武當山特區(qū)將五龍宮景區(qū)開發(fā)建設列為武當山整體開發(fā)的重點項目,并納入武當山旅游總規(guī)。該項目包括新建索道(五龍宮----南巖)、環(huán)保車隊、游客中心、游步道以及相關旅游度假配套設施。按照高標準、高規(guī)劃、大手筆的要求,本著保護、傳承、發(fā)揚的基本原則,在開發(fā)建設中把保護植被、 保護生態(tài)、保護文物放在第一位,使五龍宮景區(qū)的建設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融,達到宛若天成的效果。
五龍宮景區(qū)開發(fā)建設將打通武當山景區(qū)西環(huán)線,恢復西神道,帶動武當山西神道區(qū)域的旅游資源開發(f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增強武當山的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
玄岳門
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于武當山鎮(zhèn)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筑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2米,闊14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于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云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于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景點圖片

武當山風光 作者:sanjun080

銀街 作者:sanjun080

纜車 作者:piaoshuang5859

紫霄殿 作者:sanjun080

三清殿 作者:sanjun080

瓊臺中觀 作者:sanjun080

太子坡內一角 作者:美麗風景線

紫霄宮全景 作者:博比

朝拜殿 作者:博比

紫霄宮的一角 作者:piaoshuang5859

南巖宮里的小路 作者:piaoshuang5859

練武術 作者:piaoshuang5859

武當山道教協(xié)會 作者:博比
本景點最后修訂時間:2013年06月24日
more相關攻略
-
2013年湖北鄖縣櫻桃溝賞花自助游攻略
閱讀:25072次 評論:244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