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家界的金鞭溪有些相似,但比較起來更加原始粗獷一些。有東方凱旋門之稱的“天生橋”,一座大山中間天然形成一個窄長形的巨大拱門,門洞下有急流奔騰而過,極具氣勢;另外,“恐怖峽”和“風神洞”也非常有特色。
景點信息
景點等級: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地址:貴州荔波縣西南部,距縣城28公里
門票:55元(不含游船10元/人)
景區(qū)電話:0854-3561176
景區(qū)相關服務設施:景區(qū)設有服務中心、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比較齊全。
食宿:景區(qū)食宿都很方便,可以吃到特色美食,住宿可以選擇普通的旅館,也可以選擇賓館酒店。住宿推薦:
荔波小七孔龍井農(nóng)家樂
地址:荔波縣小七孔景區(qū)東門前200米
價格:120元起
推薦理由:客棧地處荔波縣小七孔風景區(qū)東門附近,位于拉柳布依寨內(nèi),緊鄰美麗迷人的漳江,環(huán)境優(yōu)雅。
貴州荔波多彩假日酒店
地址:荔波縣小七孔景區(qū)銅鼓橋售票處旁(近樟江)
價格:188元起
推薦理由:地處荔波景色秀美的小七孔景區(qū)旁,依山傍水,是一家擁有自然生態(tài)景觀的商務度假酒店。鄰近大七孔、瑤山拉片景區(qū),環(huán)境幽雅。
荔波小七孔風情酒店
地址:黔南州都勻市荔波縣駕歐鄉(xiāng)中心轉盤旁(近麻駕高速出口)
價格:228元起
推薦理由:酒店地處荔波縣駕歐鄉(xiāng)中心地帶,緊鄰駕歐鄉(xiāng)政府,靠近麻駕高速出口,方便前往小七孔風景區(qū)西門,出行便利。裝修簡單大方,給人溫馨的感覺,標間床較大,很適合帶孩子一起住宿。
交通:許多班車可到達小七孔景區(qū),在小七孔可乘班車到大七孔。
1)可在貴陽火車站乘坐貴陽——麻尾的旅游專列,到麻尾火車站下車后,轉汽車至小七孔景區(qū)。
2)在貴陽體育館長途汽車站乘前往荔波的客車,但班次不多。到了荔波再搭到麻尾的小巴,或者微型面包車,6元一人,從小七孔景區(qū)的東門進去。
3)也可乘坐從貴陽到都勻或獨山的大巴或火車,再換乘到荔波的大巴。到了荔波后,在汽車站坐小面的到小七孔,30分鐘,6元。途中車子會經(jīng)過大七孔。
4)人多的話,建議可以考慮從荔波包車去小七孔景區(qū),因為路上沿著樟江風光很美,包車可以停車拍照。景區(qū)內(nèi)有公路直達各景點,旅游十分便利。
5)荔波至麻尾的班車每天最晚16時左右經(jīng)過小七孔到麻尾,10元,1.5小時,并且從荔波到麻尾的班車一定會在景區(qū)中穿過,坐在班車上就可以看到沿途的風景。
6)如果要從小七孔直接去麻尾的話,包一部中巴車的價格大約是180元。
7)從小七孔到大七孔有班車可乘,票價3元。
周邊景點:小七孔、瑤山
旅游小貼士
最佳旅游時間:荔波主要是玩水,所以最佳季節(jié)是4月份至8月。
美食
荔波人的飲食習慣同大部分貴州人相同,以酸辣為主,比較有特色的食物有臭酸、酸肉、牛骨酸、筍果酸。
購物
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織布、染布、刺繡(馬尾繡、扎染、蠟染、疊染、土布等)是比較有特色的,這在一般的商店是很難買到的,只有在趕集的集市上或者農(nóng)民自己家里才能淘到正宗的純手工正品。荔波近些年也新近開發(fā)了一些旅游紀念品,比如漳江河魚、瑤山鴨、獼猴桃干等產(chǎn)品,在漳江部落和各商店均有售。
景點地圖

景點相關資料
大七孔景區(qū)氣勢恢宏,雄渾險峻。妖風洞激流躍出,形成層層跌水,構成一曲曲渾厚激越的交響樂。天生橋(仙人橋)猶如自然力所建樹的東方凱旋門,堪稱天下一絕。
大七孔景區(qū)位于荔波縣南部,距縣城25公里。因王蒙鄉(xiāng)孟塘村附近的打狗河(又名孟塘河)上有一座七個孔大橋而得名。此橋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7年),落成于三十年(公元1850)年,后因橋被洪水沖毀一孔,交通中斷。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重修復改名雙溪橋。是解放前荔波縣境內(nèi)第一大石拱橋,現(xiàn)今通向“小七孔”的公路經(jīng)過橋上,是旅游區(qū)的重要橋梁和景物之一。
山神峽
打狗河兩岸懸崖峭壁,形成天然峽谷,逆行前行1公里,左岸有座寬、高100多米的峭崖直沖云霄,堆堆鐘乳奇異,叢叢翠林閃彩,像斑斕的彩畫帖在絕壁之上。它的中央有由下斜著向上排列成“一”字型的3個洞穴,深邃黝黑。其中最大的一個巖洞口,也是最高的一個洞口,這里危岸層疊,峭壁矗立,視線狹窄,仰望天空一線。人們在這里如大聲說話,兩岸絕壁上就有沙石乒乓落下,飛沙走石。
天生橋
方村河伏流出露不遠,有一橫跨河兩岸的天然巨巖,是喀斯特是貌奇觀之一,谷稱天生橋,又謂仙人橋。高60米,厚10多米,橋孔寬20多米,河水流過橋后,還形成2米多高的大瀑布。仰觀橋孔下,只見巨型鐘乳懸掛,橋腳、橋側的裂隙石縫長出綠石草叢灌木,藤蘿花卉纏裹橋身,真是滿目琳瑯、五顏六色的天然大彩橋。橋下瀑前水激浪涌,小船不能靠近,到此必須停船,把船扛在肩上攀登危巖,超過瀑布,又才能逆流行舟在暗河峽谷之中。此景驚險,別具一番樂趣。
地峨峽
是方村河進入暗河道前的一段明流,是一處寬不過50米,高100多米的深幽河谷。兩岸懸崖峭壁上生長各種奇樹異草,漲水期河流洶涌澎湃,枯水時節(jié)潺潺細流。人沿峽谷行走,往往有驚無險,因為峭壁上可進入暗河的小徑旁有密密的小樹擋著,行人不用擔心會掉下河去,步入此景情趣無窮。地峨宮:駕歐鄉(xiāng)板潭村干引(布依語干即洞)內(nèi)的地下龍宮和地下大湖。湖中有沙灘,沙灘上有棵大樹直立,如定海神針。湖邊暗河出水處形成20米高的大瀑布。
頂天杉
在峨宮喀斯特地表高山頂上,生長著一棵珍稀的三尖杉大樹,蒼勁古雅,巍然挺立,樹高20米,冠幅20米,胸圍3.5米,胸徑1.2米,樹皮粗厚成鱗,宛如巨虬,枝干婆娑,如大傘蓋。最奇妙處在于此樹能生長在生存環(huán)境極其嚴酷的喀斯特山的頂峰而如此粗壯。

笑天河
是方村河伏流后又出現(xiàn)的一段明流。落差48米,河中銀浪滔滔,濤聲隆隆,震撼山谷,有如笑天,故得此名。水出自王蒙鄉(xiāng)聾頂村高山巖溶地帶的亂石堆中,奔流500多米后再伏流至天生橋露出。這段河床陡、水流急,從高處鳥瞰,極富有原始野趣。
地峨宮大洞口
這是方村河(淇江)流經(jīng)地峨峽進入地峨宮暗河的落水洞口,外面看去是一個100多米高的大洞口,從洞側小路進入洞內(nèi)可以看到洞內(nèi)景物,有水洞、有旱洞,進洞口處如大蘑菇似的堆積物一層疊一層,河水一入穴就有一個落水洞,大部分河水翻騰而去。少部分水流又從洞底進入,形成層層暗河,景物有千姿百態(tài),令人驚嘆不已。
哈蟆塘
哈蟆塘圓徑數(shù)10米。塘岸雜草荊棘交錯叢生,塘內(nèi)沼澤地里棲息著稀有的大樹蛙、虎紋蛙、當?shù)赝镣芎褪竿?。在這里隨時可以遇見蛙的天敵——蛇。如眼鏡王蛇、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橫紋斜鱗蛇、三角鐵頭蛇以及多種多樣式奇怪的毒蛇。夏季雨后,群蛙齊奏,長鳴短噪,交織一片,構成一首歡樂的交響曲,蕩漾在這林谷凹地里,哈蟆塘由此而出名。
景點圖片
景區(qū)一瞥

大七孔景區(qū)的石與水流

大七孔橋

大七孔的景致

天生橋

天生橋下的小瀑布
攝影作者:獨我一人 lusihui 青5532
本景點最后修訂時間:2013年0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