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萌的中國皇帝群落——2014北京昌平十三陵自助游攻略(手繪版)
明十三陵景點介紹
◎
長陵(明成祖 朱棣 年號永樂)
長陵的主人是永樂皇帝朱棣,他在篡了侄子的位后力排眾議把帝都從南京遷回了他的分封地——北京,也就是這位大手筆的主,敢開拓疆域、疏通運河、數(shù)下西洋(令鄭和)、編纂巨著(《永樂大典》)等,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的豐功偉績。
但是不可否認,屠盡方孝孺和景清全族(瓜蔓抄)、因宮人魚氏偷情盛怒下活剮了三千宮女等一干事件,證明這位爺也同樣不缺少殘忍嗜殺的一面。在看到那陵寢中耗費了巨額銀兩的金絲楠木大殿(明時一兩銀子可購買400斤大米)時,真心深感肉疼不已,不光是為了那些銀子,更是為了無數(shù)在深山老林中喪命的工人。
現(xiàn)在進入長陵參觀,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祾恩殿后有一道據(jù)說是分割陰陽兩界的“欞星門”,導游們每帶著游客出來時,都會讓大家撲撲身上、跺跺腳,右腳跨過門檻時嚎一嗓子“我回來啦!!”意為從陰間回歸了陽間趕走晦氣。所以總是時不時地幾十把嗓子齊齊開工,用聲震屋瓦來形容毫不為過。不知這本意來此地安眠的永樂大帝,現(xiàn)在可還能睡一個安穩(wěn)覺?
◎
獻陵(明仁宗 朱高熾 年號洪熙)
里面埋葬的是朱棣的長子、仁宗皇帝朱高熾,這位皇帝人如其號,仁義寬和、體恤民情,雖然在位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他提倡喪葬從簡(獻陵為十三陵中非常簡樸的一座皇陵),還是頗值得稱道的。
獻陵由于風水原因,分為前后兩個院落,中間隔一道玉案山。但是八卦的老百姓們當然不這么認為啦,非得說這位皇帝和自己父親永樂皇帝朱棣的一位妃子有一腿,這玉案山,不就是一遮羞山么?嘿嘿,個中乾坤,不足為外人道也。
現(xiàn)在的獻陵雖參觀不得,但是院落前祾恩殿的遺址還是可以看到的,可做一觀。殿后的玉案山,更是鳥瞰獻陵全貌的極佳地點。
◎
景陵(明宣宗 朱瞻基 年號宣德)
提起這座陵寢中的主人宣宗皇帝,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青花瓷瓶底最常見的那些“大明宣德年間”銘文,后查資料才知道,明代的青花瓷,果然鼎盛于這一時期。
雖然這位皇帝一生恭儉依舊、勵精圖治,但是依然采取沿襲的后妃殉葬制度還是令人對他的印象難以脫離封建條框。如今的景陵,規(guī)制雖小,卻處處透著精致和雅意,嘉靖年給立的那塊雙龍戲珠的御路石雕,神采依舊。
◎
裕陵(明英宗 朱祁鎮(zhèn) 年號正統(tǒng)、天順)
目前的裕陵明樓已經坍塌得不像樣子,我去參觀時正在修繕中。裕陵埋葬的是明英宗皇帝,說起這位皇帝,就有點悲催了,土木堡之變被蒙古瓦剌大軍俘虜,當了一年的“北漂”(此北漂非彼北漂),好不容易還朝了,還被自己的弟弟——景泰帝軟禁了7年,苦心復辟后,清算冤殺了景泰帝舊臣于謙??傊谡兩线€真沒什么建樹,際遇方面卻是夠拍一部戰(zhàn)爭+苦情+宮斗+諜戰(zhàn)+狗血的長篇連續(xù)劇了。但是說起來,明初傳下來的后妃殉葬制度卻是終止于他之手,繼而也算是避免了不少無辜性命的枉死。
裕陵的祾恩殿在民國年間遭到毀滅。我們去的那天,地上散落著從明樓上拆下來的老木料,盡管看上去粗壯結實,但用手輕輕一掰,殘朽的木屑就紛紛掉落,就好像早已湮沒在浩如煙海史料中的那些明朝故事……
◎
茂陵(明憲宗 朱見深 年號成化)
茂陵主人憲宗皇帝為英宗的兒子,在老爹被叔叔囚禁的日子里,本應貴為皇子的他也跟著受了不少苦。
提起憲宗,我八卦的腦海中總是想起他跟比他大19歲的那位寵妃——萬貴妃。在憲宗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她始終不離不棄,相伴左右,這也是她能專寵后宮甚至害得憲宗差點絕后也依然榮耀無限的原因。
登基初時,他還算勵精圖治和體恤民情,到后來不知道是不是惰性衍生了,好方術,寵幸佞臣(汪直、梁芳等人),也間接造就了“紙糊三閣老”和“泥塑六尚書”,搞得整個朝廷烏煙瘴氣。
如今茂陵內的憲宗皇帝有三位皇后(孝貞純皇后王氏、孝穆皇后紀氏、孝惠皇后邵氏)的陪伴,想來也不寂寞,但是他最深愛的萬貴妃因為身份不夠就入不了帝陵了,被葬在了茂陵西南的蘇山下,二人只能隔著山水,遙遙相望。
◎
泰陵(明孝宗 朱祐樘 年號弘治)
泰陵的主人孝宗皇帝是憲宗第三子(長子母為萬貴妃,生下不久后夭折;第二子悼恭太子遭萬貴妃毒手)。說起這位皇上,可算是明朝那些不正經皇帝中難得的明君,締造了有名的“弘治中興”。他兒時經歷很坎坷,是在宮女太監(jiān)的保護下才存活下來的(母親紀氏在憲宗認回他后立即遭毒手),可謂見夠了宮廷斗爭的血腥和殘忍,想來他一生只一位皇后,恐怕跟這也脫不了原因。
泰陵在修造時傳說金井曾滲水,這要追究起來可是殺頭的大罪!一干相關人等欺上瞞下,總算是瞞天過海了。可憐了一代明君孝宗皇帝和張皇后,恐怕是已經在滿是水的地宮里,泡了幾百年了……
◎
康陵(明武宗 朱厚照 年號正德)
這位武宗正德皇帝是明朝皇族中的一枚奇葩,尚武、愛玩,可謂明皇朝的“瀟灑帝”。有人認為他荒淫無道、貪圖享樂,也有人認為他自由奔放、平易近人,眾說紛紜中,一個活生生的正德皇帝剪影就勾勒了出來(PS:按生辰算,正德皇帝應該是腹黑的天蝎座,但我覺得他表現(xiàn)得更像一個天真自由的白羊座)。
不可否認,建豹房、寵八虎是武宗帝王生涯的污點。他雖性放蕩不羈,但是其實內心中一直盼著能像太祖、成祖那樣建立不世之功;他雖行事荒唐,卻彈指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叛亂;雖貪圖享樂,卻在佛學方面造詣頗深,甚至通曉梵文。我們見到了一個多面化的正德皇帝,但看到的卻不是一個完整的正德皇帝。
明朝的皇帝壽命大多不長,武宗正德也是如此,僅活了31歲就駕鶴西去了,死后就葬在這康陵之中。如今與康陵有關的詞語中,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康陵村正德春餅宴”,據(jù)說是當年因為正德皇帝兒時貪玩顧不上吃飯,太監(jiān)為了哄他吃飯就用餅卷菜遞給抽陀螺的皇帝,由此產生的皇帝快餐,量大份足,回味無窮。來此旅游的朋友,萬不可錯過!
◎
永陵(明世宗 朱厚熜 年號嘉靖)
提起世宗皇帝可能很多人不太曉得,其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他因好方術,用年輕宮女的身體煉藥,也導致他成了大明王朝頭一位逼得宮女集體謀殺他的皇帝(謀殺未果,參與的宮女俱被梟首凌遲,牽連甚廣),可見其暴戾殘忍的程度。
世宗嘉靖皇帝死后葬于永陵。由于那時候國庫較為充盈,加上嘉靖皇帝荒淫奢侈,使他的永陵成為了十三陵中僅次于長陵的第二大規(guī)模帝王陵寢。永陵的明樓為磚券頂結構,所以今天看來保存依然非常完好,御路石雕上的龍鳳紋飾栩栩如生,像是在向人們講述著這位“不靠譜皇上”的傳奇故事。
◎
昭陵(明穆宗 朱載垕 年號隆慶)
要不說明朝的皇上比較悲催呢,這昭陵的主人穆宗皇帝僅當政6年就早早掛了。他少時不得寵,登基后又逢內憂外患,幸得一干重臣的鼎力相助,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也產生了一些超前的成就,經濟、軍事等方面一改世宗末年的頹敗。奈何后來沉迷媚藥,早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終于沒抗住閻王爺?shù)恼賳尽?br />
現(xiàn)在的昭陵是對外開放的景點,是十三座皇陵中復建最為完整的,可以見到明時皇陵內完整的規(guī)制建筑,是參觀明朝陵寢文化比較好的地方。
◎
定陵(明神宗 朱翊鈞 年號萬歷)
定陵的主人萬歷皇帝是明朝當政時間最長的帝王,也是那位二十多年沒上朝的甩手皇上。另外能發(fā)現(xiàn),他很舍得給自己花錢,這從他的陵寢就能看出來,規(guī)模宏大,設計嚴謹。
傳說萬歷皇帝生前很滿意自己的“地下居所”,陵寢剛落成時還端著壺小酒在這玄宮中自酌自飲喝了個盡興。然而誰也沒想到四百年后,他和他兩位皇后的尸首會被從棺材里拖出來直接被送去見火德星君了,今天再去定陵地宮參觀,也只能看到復制的棺槨,紅得分外刺眼。這些仿制品自然并無故事,但也只能在如今嘈雜的地宮中,茫然地接受千萬游客獵奇的目光。
◎
慶陵(明光宗 朱常洛 年號泰昌)
如果你認為當政僅10個月的仁宗皇帝是明朝在位最短的,那你可就錯了!還有一位更杯具的主,就是這位光宗皇帝,兒時不受萬歷帝喜歡,熬了三十九年好不容易登上了皇帝寶座,在位還差一天就滿一個月的時候,卻一命嗚呼了。但是這位皇上也極富傳奇色彩,晚明三大懸案都跟他有關(移宮案、紅丸案、梃擊案,感興趣的盆友可以去百度下),也是夠倒霉的。
由于在位時間太短,加之國庫空虛,實在無力修建陵寢,于是就將景泰帝廢棄的陵寢改建為慶陵。話說慶陵最有意思的就是那里的排水系統(tǒng),可謂“不走尋常路”,數(shù)百年后的現(xiàn)在當然已經是干涸了,但是聽說有不少驢友組隊下到排水道中探險徒步,想必那陰森的環(huán)境還是挺刺激的。
◎
德陵(明熹宗 朱由校 年號天啟)
若從當皇帝來說,這位天啟皇帝無疑是昏庸無能的,但是若論藝術細胞,那真是難找的能工巧匠,史料載他曾操斧斤鋸鑿,自制小樓閣,“雕鏤精絕,即巧工亦莫能及”,甚至自制的家具令人嘆服不已。怎么著?要是擱現(xiàn)代,這位皇爺絕對是一優(yōu)秀的設計師,只可惜這絕佳的天賦發(fā)揮錯了地方。
天啟皇帝駕崩時只有23歲,現(xiàn)在來說也就是大學剛畢業(yè)的年紀,正是人生剛剛開始的時候,可是這位熹宗皇帝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v觀他的一生,固然荒唐昏聵,但也不過是一個欠教育的頑童的行徑,并非罪大惡極之人,只可惜,在大廈將傾的明末,讓他錯生在了帝王家。
◎
思陵(明思宗 朱由檢 年號崇禎)
若論明朝皇帝悲催排行榜,崇禎帝認了第二怕是難有人敢認第一。登基初始勵精圖治,奈何明王朝氣數(shù)已盡,尤其是在殺了袁崇煥后,無論如何都已是回天乏術了,最后眼睜睜地看著江山葬于己手,枉死在了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話說崇禎皇帝那位有名的女兒——長平公主,可沒有老金筆下修習了絕世武功的獨臂師太那命,而是在清軍入關的第二年,就在哀怨中郁郁而逝了。
崇禎帝死后還是順治帝給他下的葬,現(xiàn)在的思陵,處處透著凄惶和蒼涼(規(guī)模很小,原為崇禎田貴妃墓)。思陵的南側,就是他的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的墓,這位忠君殉主的太監(jiān),在死后,依然默默地似隱于無形,跟隨在崇禎帝的身邊。
◎
(歷史的大門 作者:東風)
十三陵常年開放的地區(qū)
講完了十三陵中這十三位帝王的八卦野史,大家有沒有對這段另類的歷史產生一些興趣呢?想不想深入去瞄幾眼感受下呢?OK~十三陵中有幾處常年開放的陵寢,各自都非常有代表特色,接下來就帶大家逛一逛!由于交通非常方便,感興趣的盆友們,趕個周末就能過來。開放區(qū)域門票大致為20元-60元左右,詳細咨詢電話:010-60761422。
神路(有稱總神道)
看點:是長陵陵寢建筑的前導部分,里面排列著12對石獸、6對石人,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另外,下馬碑、神功圣德碑亭等建筑也是里面的亮點。
開放時間:8:10-17:50
交通:
1、德勝門西站乘345支線至昌平體委轉22路;
2、德勝門西站乘345支線、881路至昌平東關路口轉314路南新村站下。
長陵
看點:長陵的金絲楠木大殿是最大的亮點,為全楠木結構,用材粗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
開放時間:8:00-17:00
交通:德勝門站乘坐872路到終點長陵站下車。
定陵
看點:定陵地宮是建國后有組織地進行考古發(fā)掘的,目前也對外開放,是定陵最大的看點,可以直觀地了解明皇死后安息的場所。
開放時間:8:00-17:30
交通:
1、德勝門西站乘345支線至昌平東關路口轉314路;
2、德勝門西站乘881路至昌平東關路口轉314路。
3、地鐵昌平線終點南邵站換乘“昌67路”可到。
昭陵
看點:昭陵是十三陵中修繕得最完整的一座陵寢,來到這里可以看到明朝時皇陵內所有的建筑,恍如穿越回了數(shù)百年前。
開放時間:8:30-17:00
交通:地鐵昌平線終點南邵站換乘“昌67路”可到。
遠方網小編提示——未開放陵寢區(qū)域新玩法
除上述三個陵寢和神路外,其他陵寢由于文物保護的需要并不對外開放,然而是不是就意味著與那些神秘的陵寢無緣了呢?當然不是!
1、找銘文磚等遺跡
未開放陵寢雖然參觀不得,但是在旁邊往往能有不少免費的驚喜,可以在陵外找神功圣德碑、陵監(jiān)墻、墻磚銘文玩。思陵的不遠處有悼陵和萬娘墳,磚墻上可以找到大量如假包換的明代磚銘文。若是跟朋友一起去,不妨來個“尋磚文拉力賽”,看誰找到的銘文最清晰最多。
2、陪守陵大爺嘮嘮嗑
守陵的時間估計還是很寂寞的,上次見到思陵的看守大爺手里還正抱著本《人民文學》在讀。有一些陵寢的看門大爺比較有意思,很能侃,你趕到那里的時候不妨遞根煙,沒準能從他們嘴里聽到不少相關的傳說故事!當然進去參觀就別想了,管得還是比較嚴的……
◎
(龍鳳御路石雕 作者:弗慮弗為)
◎
荒草叢生 作者:弗慮弗為
◎
走過祾恩殿遺址 作者:弗慮弗為
◎
走過時間 作者:弗慮弗為
◎
五供上的神獸 作者:弗慮弗為
明十三陵當?shù)刈∷?/h3>
◎
(大河套農莊中的水上涼亭 作者:楊貓)
來到京郊,就是體驗農家風格的,睡大炕、吃農家菜可是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所體會不到的。借著“看皇上”的同時,不妨放松一些,享受一個輕松休閑的別樣周末!
大河套農莊
位于昭陵附近,環(huán)境開闊悠閑,農莊中央有一面湖泊,湖心島上設有桌椅,整體上環(huán)境很舒適優(yōu)雅。
價格:標間120左右,相對比較衛(wèi)生。
電話:010-60762551
路線:長陵鎮(zhèn)的定陵道口向西1000米
華林苑度假村
環(huán)境非常田園風,夏季涼爽,適合來此避暑,甚至還有蔬果、野菜可以采摘。
價格:標準間160元左右。
電話:010-89762677
路線:德勝門乘345、919路到昌平,轉乘314路到小宮門下車即到。
大溪地度假村
在一條溪谷中,度假村在把兩山之間的一塊平地做了院子,院中間三棵大樹,夏天的時候坐在這里,頗有到了歐洲鄉(xiāng)村的感覺。
價格:標間200元左右。
電話:010-60762299
路線:八達嶺高速西關(16)出口,繞行環(huán)島向北直奔110國道12公里,過德勝口水庫800米左手即到。
◎
(大河套農莊中的水上涼亭 作者:楊貓)
來到京郊,就是體驗農家風格的,睡大炕、吃農家菜可是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所體會不到的。借著“看皇上”的同時,不妨放松一些,享受一個輕松休閑的別樣周末!
大河套農莊
位于昭陵附近,環(huán)境開闊悠閑,農莊中央有一面湖泊,湖心島上設有桌椅,整體上環(huán)境很舒適優(yōu)雅。
價格:標間120左右,相對比較衛(wèi)生。
電話:010-60762551
路線:長陵鎮(zhèn)的定陵道口向西1000米
華林苑度假村
環(huán)境非常田園風,夏季涼爽,適合來此避暑,甚至還有蔬果、野菜可以采摘。
價格:標準間160元左右。
電話:010-89762677
路線:德勝門乘345、919路到昌平,轉乘314路到小宮門下車即到。
大溪地度假村
在一條溪谷中,度假村在把兩山之間的一塊平地做了院子,院中間三棵大樹,夏天的時候坐在這里,頗有到了歐洲鄉(xiāng)村的感覺。
價格:標間200元左右。
電話:010-60762299
路線:八達嶺高速西關(16)出口,繞行環(huán)島向北直奔110國道12公里,過德勝口水庫800米左手即到。
明十三陵當?shù)仫嬍?/h3>
◎
(農家大菜 作者:楊貓)
圍繞著十三陵分布著很多村落,這些村子都是由當年的陵護們發(fā)展而來。幾百年后的今天,這里的旅游狀況發(fā)展得越來越完善,很多農家也紛紛開設了相關餐飲服務。
既然到了這里,自然感受最鄉(xiāng)土的氣息,吃農家飯、睡大炕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當一盤盤份大味美的農家菜被端上來時,似乎找到了久違的那份質樸與純真。
康陵春餅宴26號院
特色菜:春餅宴、農家飯
推薦指數(shù):★★★★★
地址:康陵村26號
電話:010-89721638 13716641624
鴻楊樹農家樂
特色:烙糕子
推薦指數(shù):★★★★★
地址:悼陵監(jiān)村204號
電話:010-89761883 13716148182
九龍池農家樂
特色菜:垮燉水庫魚、農家菜等
推薦指數(shù):★★★★
地址:昭陵附近
電話:010-60761400 13641039158
春秋農家樂
特色菜:八盤八碗
推薦指數(shù):★★★
地址:定陵向東500米路北
電話:010-60762988 13718752885
◎
(農家大菜 作者:楊貓)
圍繞著十三陵分布著很多村落,這些村子都是由當年的陵護們發(fā)展而來。幾百年后的今天,這里的旅游狀況發(fā)展得越來越完善,很多農家也紛紛開設了相關餐飲服務。
既然到了這里,自然感受最鄉(xiāng)土的氣息,吃農家飯、睡大炕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當一盤盤份大味美的農家菜被端上來時,似乎找到了久違的那份質樸與純真。
康陵春餅宴26號院
特色菜:春餅宴、農家飯
推薦指數(shù):★★★★★
地址:康陵村26號
電話:010-89721638 13716641624
鴻楊樹農家樂
特色:烙糕子
推薦指數(shù):★★★★★
地址:悼陵監(jiān)村204號
電話:010-89761883 13716148182
九龍池農家樂
特色菜:垮燉水庫魚、農家菜等
推薦指數(shù):★★★★
地址:昭陵附近
電話:010-60761400 13641039158
春秋農家樂
特色菜:八盤八碗
推薦指數(shù):★★★
地址:定陵向東500米路北
電話:010-60762988 13718752885
明十三陵行程規(guī)劃
十三陵開放區(qū)域一日游
此條線路為體驗明王朝陵寢文化的精華游。從神路開始,而后依次是長陵(重點看金絲楠木大殿)、定陵(重點看地下宮殿)、昭陵(重點看皇陵內的建筑規(guī)制),或者也可以單獨挑出來品味,并不一定全要逛完。充實的一天時間,盡覽明王朝的興衰起伏。
十三陵未開放區(qū)域兩日游
針對十三陵未開放區(qū)域,也可以進行深度探訪游,雖然這些陵寢并未對外開放,但是在周邊走走,感受荒野皇陵的氛圍,也是一次很不錯的旅行。
路線安排
永陵→德陵→景陵→獻陵→慶陵→茂陵→裕陵→康陵→泰陵→定陵(西井)→昭陵→思陵(悼陵、萬娘墳、五子墳、王承恩墓)
這條路線適合騎行游或者自駕游,以昌赤線(S212)主線,大多地處荒野果園和村莊中,沒有路標,需要探訪,特別注意要提防藏獒。另外,要記得進果園菜地院落時不要跟村民發(fā)生沖突。
其中路過康陵村時,推薦當?shù)胤浅S忻目盗甏猴炑?,尤其?6號院,味道非常不錯;思陵旁的悼陵監(jiān)村烙糕子宴非常不錯,也做重點推薦。
自駕車一日游、兩日游,均可參考上述路線。
明十三陵其他信息
◎
帝陵風雨 作者:弗慮弗為
十三陵簡介
陵寢規(guī)制
與歷史有關的平鋪直敘難免顯得無聊且呆板,看了上邊的介紹,估計很多朋友會對明朝皇陵的規(guī)制有些疑惑,那現(xiàn)在就跟大家聊聊明皇陵的規(guī)制問題,看看每座皇陵中都包含了哪些內容,也好讓大家有個直觀印象。
圣號碑
圣號碑即墓碑,是明十三陵各陵之間最主要的區(qū)別方式之一,位于寶頂前方的明樓之內。唯獨思陵圣號碑上無明樓(思陵原無明樓,清朝乾隆年間曾增建明樓,后來又倒塌)。
十三陵圣號碑在建成之后,刻字均用金粉填滿,然后碑身通體刷朱漆。原貌是紅色金字。但因年代久遠,朱漆和金粉絕大多數(shù)剝落,但是現(xiàn)今仍然依稀可辨。
明樓
指的是帝王陵墓墳冢正前方的高樓,樓中立有圣號碑,作用相當于碑亭。十三陵的明樓建于方城(方形城臺,寶城的一部分,位于墳冢正前方)之上,是十三座陵寢最主要的標志。
五供
是指一種象征性的祭器。十三陵每座陵寢明樓的正前方,均陳設有一套石雕五供,包括石質供桌一張,供桌正中間為香爐,香爐兩側分別為兩個燭臺,兩個花瓶。陵寢內陳設五供系長陵首創(chuàng)(南京明孝陵不設五供),以后各陵沿以為制。供器僅具有象征意義,并不真正點香、蠟燭以及插花。
欞星門
指的是位于各陵方院最后一進院落內的,設于院門和五供之間的一座牌樓。欞星門象征著通往陰間的大門,是陰陽兩界的界門。陵宮內設置欞星門亦系長陵首創(chuàng),以后各陵演以為制。除思陵外,其余12陵目前均保留有欞星門或其殘跡。
三座門
又名內紅門,是陵宮方城最后一進院落的院門,一般位于陵恩殿和欞星門之間。十三陵中只有十座陵有三座門。永陵、定陵、思陵在祾恩殿臺基兩側筑有高墻隔開兩進院落,并在兩側墻上開有側門,因此沒有獨立的三座門。
祾恩殿
又名享殿,是明十三陵地面建筑的主體部分,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大殿。世宗皇帝于嘉靖十七年欽定殿名均為“祾恩殿”。清朝諸皇陵改稱“隆恩殿”?!暗挕痹⒁饧蓝芨#傅氖悄怪髟谶@里接受祭祀,享用各種祭品;“恩”寓意罔極之恩,指的是后人在祭祀活動中懷念先祖的無限恩惠。十三座祾恩殿中,以長陵欞恩殿的規(guī)模為最大。
◎
龍鳳御路石雕 作者:弗慮弗為
御路石雕
指古代刻在宮殿內帝王專用的御路路面上的石浮雕(在故宮中軸線上幾乎每座大殿前均可見御路石雕)。十三陵每座祾恩殿前也有御路石雕。長陵祾恩殿漢白玉基座有三層,因此石雕也有三塊,分別雕有二龍戲珠、海水江牙、凌波奔馳的海馬,規(guī)模為十三陵中最大。
陵門和祾恩門
陵門即陵宮的正門。長陵、永陵和定陵有獨立的陵門,方院為三進院落,因此這三個陵的祾恩門是第二進院落的大門,而不是陵宮大門。其余十座陵,方院為兩進院落,祾恩門同時也是陵宮的大門。
神功圣德碑
是樹在陵宮神道上的,用于歌頌帝王生平功績的石碑。一般為龍首龜蚨(龜馱的龍頭碑)。十三陵中每個陵都有,一般位于陵門正前方?,F(xiàn)在均完整保存。
寶城和寶頂
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了明十三陵的墳冢部分。寶城,指的是墳冢封土周圍砌的一圈城墻,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對墳冢起到保護作用。
寶頂,指的是在墳冢封土正中間再堆起一層封土,使之明顯高出墳冢表面,也就是通常說的墳頭;寶城,和前面幾個縱覽中所述建筑物所處的方院有機統(tǒng)一,代表著“天圓地方”的建筑理念。
◎
生命在這里沉寂 作者:弗慮弗為
總體布局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目前景區(qū)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皇陵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guī)格的山區(qū),其山屬太行余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zhèn),南向昌平州,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萬峰矗立回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主勢強力。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里的優(yōu)勝形勢:
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
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
后尻坐黃花,前面臨神京;
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
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
這一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tǒng)治者視為風水寶地。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guī)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于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長陵左右。在中國傳統(tǒng)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guī)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筑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tǒng)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這種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贊賞,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評價十三陵是“最偉大的杰作”。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其間所有的建筑,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師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
英國城市規(guī)劃家愛德蒙·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筑上最宏偉的關于‘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彼赋觯阂郎蕉ǖ牧昴菇ㄖ旱牟季帧八鼈兊臍鈩菔嵌嗝磯邀?,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彼麄冃蜗笊鷦拥孛枥L了明陵建筑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shù)量眾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建筑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xù)五千余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
精美的琉璃紋飾 作者:弗慮弗為
◎
萬娘墳石供案上鮮活的貢品 作者:黑蝶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監(jiān)墓。分別是:
東井、西井:一說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說是明成祖昭獻貴妃王氏和昭順賢妃喻氏的陪葬墓,期待考古發(fā)掘的考證。
萬娘墳:即“萬貴妃墓”,葬明憲宗皇貴妃萬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稱大宮。葬明世宗的皇貴妃沈氏、文貴妃、盧靖妃。
世宗賢妃墓:即" 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鄭賢妃、皇貴妃閻氏、皇貴妃王氏、周貴妃、楊榮妃、馬貞妃、哀沖太子、莊敬太子。
鄭貴妃墓:葬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皇貴妃鄭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皇貴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順妃、劉昭妃、周端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jiān)王承恩。
明十三陵建筑特點
明十三陵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帝陵墓葬建筑群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首先,從陵區(qū)的建置情況看,它更有“邊塞”陵區(qū)的特色。天壽山陵區(qū)的建筑,除前述十三座帝陵外還有陪葬墓(含妃子墳七座、太監(jiān)墓一座)、行宮(新舊行宮各一座)、九龍池、長春亭、圣跡亭等各式建筑。這一以帝陵為主體兼有各式不同功用建筑的龐大而有完備的陵區(qū)建筑體系,顯然是吸收了中國歷代,特別是宋代及明孝陵的陵區(qū)建設經驗。但它同時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就是由于陵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其防衛(wèi)體系更為嚴密。
雖然,我國歷代的陵區(qū)建筑都具備一定的防衛(wèi)條件,以防止陵區(qū)建筑的人為破壞和維護陵區(qū)的秩序。但由于中國歷代帝都的位置通常都處于王朝統(tǒng)治的中心地帶或偏于內地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距離邊關較遠,所以,近京而設的陵區(qū)防衛(wèi)體系一般來說也主要是用來防范來自王朝統(tǒng)治范圍之內的破壞力量,其主要功能是“制內”。而天壽山凌區(qū)的情況就不同了。明成祖遷都北京,主要目的是利用北京背倚燕山山脈,既有險可寺,又與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相距不遠的地理優(yōu)勢,防御和抗擊蒙古貴族的南犯并控制東北地區(qū)。而天壽山陵區(qū)恰處京北居庸關與古北口兩大軍事要塞之南,北距長城不過六七十里,軍事防御實為第一要務,所以陵區(qū)不僅周圍沿山設險,修筑有可資派軍防守的十口城垣、敵臺、攔馬墻等軍事防御工事,還在山勢低矮的陵區(qū)之南修筑了可以屯駐重兵的昌平和鞏華二城,以屏衛(wèi)陵區(qū)。由此可見,天壽山陵區(qū)的城堡式防御體系已絕不僅僅是為了“制內”,而是帶有明顯的“御外”性質。也就是說,它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一種具備大規(guī)模作戰(zhàn)條件的“邊塞”式陵區(qū)防御體系。
◎
宏大的規(guī)模 作者:弗慮弗為
其次,陵區(qū)建筑的整體性達到了歷史上的空前水平。
我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陵區(qū)設置,早在戰(zhàn)國中期隨著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現(xiàn),其制導源于我國古代以宗教為單位,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禮制關系布葬的“公墓”制度。各個時代陵區(qū)規(guī)模的大小及建筑的設置各不相同,但總起來說,宋朝以前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寢建筑雖然彼此聲勢相連,形成了布局相對集中的陵寢區(qū)域,單各陵相互的獨立性都很強。以唐朝及北宋諸陵為例,每座陵園都有各自的門闕、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體系,它們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但在建筑的設置上卻彼此互不統(tǒng)屬,缺乏有機的整體聯(lián)系。明十三陵則不同,各陵雖然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樓、寶城,自成獨立單位,但陵區(qū)之內,長陵神道作為各陵公共的“總神道”出現(xiàn),公用的牌坊、石刻群,使陵區(qū)建筑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整體?!?
再次,從天壽山陵寢的建筑制度看,它是前代特別是明太祖孝陵制度的基礎上演進形成的,因此,各陵寢制度都包含有前代陵園的某些特點,同時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處。
我國古代的帝陵從秦漢至唐宋,其建筑大多以覆斗形的陵臺為中心,前設寢殿,周以方垣并四面設門,構成大體均衡對稱的方陵體制。明初營建皇陵(朱元璋的父母陵,位今安徽鳳陽)尚襲此制,其后建祖陵(朱元璋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衣冠陵,位今江蘇盱眙)又用其制。至朱元璋營建孝陵則變更古制,創(chuàng)新為前方后圓,寶頂、明樓、享殿沿中軸線縱向排列的嶄新的陵寢布局形式。明天壽山諸陵 的陵宮建筑基本沿用孝陵 制度,但更趨完善,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陵寢兆域門(長陵作大紅門,孝陵作大金門)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儀設施也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門門前石碑坊的設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之前,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其制度較之孝陵又更臻完備,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的禮制特點。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秦漢時期黃腸題湊的木槨墓室制度,也與唐代鑿山為穴的作法有別,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瓦、琉璃檐的真正的宮殿建筑。
明十三陵陵區(qū)植被以常綠的松柏樹為主。帝陵神道及陵宮有松柏和橡樹,行宮、衙署則均植以國槐。在這些關系陵寢威儀的樹木中,紅墻黃瓦的陵寢及行宮等高級的建筑物被襯托得十分醒目,而陵旁灰色布瓦為頂?shù)膬韧庋檬穑ㄉ駥m監(jiān)、祠祭署等)以及陵區(qū)側翼紅墻綠瓦的妃墳建筑則顯得較為隱蔽。瓦飾色彩的不同標志著陵區(qū)內建筑的不同等級。
明朝喪葬制度
帝后死后歸葬山陵,古稱“大行帝后喪禮”。明代的喪禮,君臣上下各有等差,帝后的喪禮最為隆重。
明朝皇帝喪禮的制定,首先要根據(jù)其遺詔,由禮部會同內閣或翰林院官集議,向嗣皇帝進“大行皇帝喪禮儀注”,嗣皇帝審定后依禮施行?;屎蟮膯识Y略有簡化,僅由禮部議定,皇帝或嗣皇帝同意后即可施行。
明代列朝的喪禮大同小異,一般分如下幾個儀程:
小殮:為已故帝(或后)沐浴容顏、括發(fā)(頭發(fā)梳理后挽成鬢)、更換壽衣,并在尸前陳設祭奠物。停尸之所,皇帝在乾清宮(皇帝生前的住所),皇后在坤寧宮(皇后生前的住處),這叫“壽終正寢”。
大殮:即將死者裝入棺內。棺前設“幾筵”(擺有酒饌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一種絲織物)、立銘旌(狀如旗幡,上書“大行皇帝梓宮”或“大行皇后某氏梓宮”字樣)。明代皇宮西南部有仁智殿(俗名“白虎殿”,位于武英殿之后),曾氏停放皇后棺槨的地方。大殮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小殮的第二天。這一天,嗣皇帝及已故帝王的妃、嬪等宮眷要身著素服前往致奠。在京的文武員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婦,要連續(xù)幾天(三天或三天以上),早晨或早晚兩次,身著喪衣(成服之前,文武官員服素服,冠烏紗、腰系黑色犀角帶,成服后服“斬缞服”,即一種粗布做成而不緝邊的孝服),由西華門入宮到思善門(仁智殿院落的門)外哭臨。
聞喪:時間一般在大殮或小殮之前,從這一天開始,京城內的寺觀各要擊鐘三萬杵,代死的帝后“造福冥中”。京城內禁屠宰13至19日不等。分封在外地的親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于本地面向宮闕哭臨致喪。
上尊謚:大殮之后,如果死去的是皇帝,嗣皇帝就可以在群臣的勸進之下?lián)袢盏菢O了。新皇帝即位后,除了頒布即位詔書,即應著手為已故帝、后上尊謚。由于故帝、后生前為一國之主,地位之高無上,故上謚時必須打出“天賜”的旗號,即由上天賜給,這叫“秋天而謚”。上尊謚的禮儀也極為繁復,先要由文武群臣集議,草擬“上尊議文”,嗣皇帝親御宣治門審定后,由翰林院官寫出正式的謚冊文。然后,由嗣皇帝親行祭禮將冊寶安放于幾筵殿。
梓宮發(fā)引:民間俗稱“出殯”即將帝、后的棺槨由皇宮安葬到陵園之內。古代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之說。而明代帝后葬期均未行此說,僅皇后有梓宮發(fā)引“例不出百日”的記載,皇帝只擇吉而葬,或長或短沒有定制。如太祖朱元璋死后七天即葬孝陵,而光宗死后竟停禮拜儀式,古稱“虞禮”。虞禮共有九次,一至七次在路途上舉行,八虞在京城之外舉行,都由護喪官員主持行禮。九虞禮在皇宮的“幾筵殿”舉行,嗣皇帝衰服躬親行禮。九虞禮行過后,神主附享太廟。至此,喪禮才告結束。
明十三陵出游參考
與十三陵有關的書籍
《風雪定陵——地下玄宮洞開之謎》
以非常通俗的語氣,娓娓道來當年定陵發(fā)掘的過程。作品披露了地下玄宮洞開的經過帝后棺槨及殉葬珍寶的真實情況,同時追求了這座浩大皇陵鮮為人知的建造始末和由此展開的朝野上下君臣后妃之間的無情爭斗,揭示了大明帝國日暮途窮以及最后沉淪的必然趨勢。作品資料翔實,筆觸冷峻,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讀來興趣盎然。
此書曾獲臺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推薦排行榜冠軍,美國《世界周刊》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
攻略制作隊伍
顧問:北庭小白楊
攝影:弗慮弗為 黑蝶 楊貓
行者:0
本攻略最后修訂時間:2014年03月24日
為什么選擇遠方網攻略
遠方網攻略制作流程
為什么選擇遠方網攻略
more您還可以在以下媒體看到遠方網的作品
所有評論(27)最新評論
more該地客棧推薦
-
北京清風雅筑客棧
閱讀:175923次 評論:388條
-
北京古北口東聚朋源民俗客棧
閱讀:26048次 評論:30條
-
北京合家立客棧
閱讀:77846次 評論:87條
-
北京四合怡園四合院客棧
閱讀:38845次 評論:16條
more最近熱門攻略
-
北京自助游最新全面攻略(2014年修訂版)
閱讀:2586353次 評論:1426條
-
2012年陜西靖邊波浪谷自助游攻略
閱讀:1642940次 評論:138條
-
廈門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訂版)
閱讀:964753次 評論:382條
-
2015年江西萍鄉(xiāng)市武功山自助游攻略
閱讀:880310次 評論:21條
-
四川嘉陽小火車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訂版)
閱讀:669877次 評論:71條

(本攻略已通過所有細節(jié)核實,讀者可放心參考。)





















所有評論(27)發(fā)表評論